品茶qm论坛官网入口,一品楼新论坛,qm楼凤大修车队论坛,QM论坛品茶

中企百通|

办理ICP

,

文网文

,EDI等互联网、通信资质专家
4008-919-185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常见问题 > 呼叫中心许可证问题 > 正文

如何正确的办理呼叫中心许可证?

时间:2024-06-18 18:09:07 作者:中企百通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:4008-919-185
关键字:呼叫中心许可证 办理呼叫中心许可证 代办公司  在线咨询

       随着电信市场竞争的加剧,越来越多公司开始认识到呼叫中心对于提升服务质量、加强售后标准以及吸引更多客户的重要性。在处理大量客户询问、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满意度,以及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?;さ确矫?,呼叫中心的角色至关重要。因此,许多企业正积极申请办理呼叫中心许可证,但是,随着国家对于骚扰电话的管控,很多企业申请呼叫中心许可证并不能通过,那么,如何正确的办理呼叫中心许可证呢?

一、呼叫中心许可证

       呼叫中心许可证分为全网呼叫中心许可证和地网呼叫中心许可证。全网呼叫中心许可证由国家工信部审批,允许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。地网呼叫中心许可证由省市通信管理局审批,允许企业在指定省份内运营呼叫中心业务。

 二、呼叫中心许可证办理驳回原因

       1. 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规范:申请呼叫中心许可证时需要提交完整且规范的材料,包括企业资质、业务计划、技术方案等。材料不全或格式不符合要求会导致申请被驳回。

       2. 技术设施不达标:呼叫中心作为重要的通信服务平台,技术设施必须符合相关标准。若申请机构的技术设施未达标或未提供充分的证明材料,申请可能会失败。

       3. 业务计划不合理或不可行:业务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是评审的重要标准。若业务计划缺乏实际操作性或不符合市场需求,审查机构可能会认为其不可行而驳回申请。

       4. 公司资质不符合要求:经营呼叫中心许可证的企业需具备特定资质条件,如注册资本、经营范围、技术人员配置等。若企业在这些方面不足,申请可能会被驳回。

三、呼叫中心许可证申请材料

  1.业务实施计划专用表格,需上传相关前置审批文件(需专项审批的项目需要提供)、域名证书扫描件、公司商标证书(非必要)。

  2.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申请表,需上传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扫描件。

  3.公司及人员情况表。需上传法定代表人、三位员工(许可负责人、客服负责人、网络安全负责人)的身份证扫描件、公司近期为以上三位员工所缴纳的社保证明。

  4.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;

  5.股东追溯及相关证明材料,需上传不涉及外资承诺书、一级股东相关证照、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》截图。

  6.电信业务依法经营承诺(按照模板上传)。

  7.电信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。

  提示:具体申请材料以TSM系统为准

四、电信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有哪些?

  1.申请国内呼叫中心需提供以下材料(均需材料需加盖公司公章,并扫描上传):

    (1)开展呼叫中心业务人员情况证明。

    (2)呼叫中心坐席情况图片及说明。

    (3)呼叫系统情况图片及说明。

    (4)呼叫中心办公场地(含办公场地设施图片、租房合同或房产证明)等。

    (5)六个月内开展业务承诺书(若六个月内未开展业务呼叫中心资质将被收回)。

    (6)申请呼叫中心业务情况发展报告(行业及主要客户,未来发展计划)等。

    (7) 不拨打骚扰电话承诺书。

五、办理全网呼叫中心许可证的流程

       1、登录注册;

              用户打开“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”登录或注册;

              如果是新申请企业注册如下:点击的“我是新企业,请注册”进行注册,填写您的注册信息。

       2、登录系统

              注册完成后即可登录(一家公司只能注册一次)。登陆并进入填报材料系统,进行材料填报。选择国内呼叫中心业务,之后选择业务省内还是全国。

       3、填写材料

              进入系统申请材料列表,按要求填写材料。按照要求一项一项填写或上传资料。所有表单填写完成,检查没有错误之后,系统提交。

       4、受理审核

              材料提交后系统会显示受理阶段,经过一定的审核期,会给出审核意见,或退回修改,或审核批准。如果审核批准了,按照通知书中的材料准备纸面材料及原件即可。 

       针对新兴公司而言,取得呼叫中心许可证是一项极具益处的行动。这有助于规范员工的专业技能,使其具备更强的应变能力,满足公司客户多层次的需求,从而提升客户忠诚度,赢得市场份额。为适应信息经济的发展趋势,实施呼叫中心等业务,申请呼叫中心许可证已成趋势,企业应当与时俱进,抓住更多发展机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