频道制还是中心制,哪一种管理模式更科学,如何解决经营管理中的“一放就乱、一统就死”等问题,一直是城市电视台领导们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。
通过多年的城市台广告经营和经营管理咨询,笔者有以下认识。
一、目前存在的几种经营管理模式
如今,“中心制”“频道制”这两个关键词,在城市台的经营管理实践中,大体形成了五种组合方式、五种管理模式:
两个中心制
节目中心制、经营频道制
完全频道制
节目频道制、经营中心制
节目频道制、经营行业分工制
二、几种经营管理模式利弊简析
毋容置疑,以上各种经营管理模式,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竞争环境下,肯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。然而,生产关系是必须要不断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。
今天的媒体市场变了、客户需求变了,如果还在实行十几年前的、滞后的经营管理模式肯定就不合适了。那么,哪一种管理模式,更适合今天的媒体发展和市场竞争需要呢?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“一放就乱、一统就死”的难题和困惑呢?
1、“两个中心制”管理模式
这种由经营中心和节目中心组成的管理模式,虽然实现了广告经营的集中经营和统一管理,解决了在市场开发中的客户交叉和业务冲突。但它的不足也很明显:
一是只有广告中心负责经营创收,不能发挥广告中心以外的,非时政新闻类采编部室,在经营创收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;
二是在上百个频道落地,观众已习惯按频道定位选择收看内容的背景和趋势下,却不能为以频道形式参与收视市场份额的竞争,提供组织保障。
2、“节目中心制、经营频道制”管理模式
这种管理模式,既不利于频道收视份额的竞争和提升,也不利于经营的整合营销。因为,在全媒体竞争环境下,当客户需要多频道、多形式整合传播时,各频道却只能为客户提供本频道的传播和服务,对外还不得不与本台其他频道经常发生客户交叉和业务冲突。
3、“完全频道制”管理模式
这种以频道为单位,既做节目又做经营,并且没有实行按行业分工开发市场的管理模式,在实施初期,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频道的创收积极性,大家运用各种宣传营销手段全力闯市场、搞创收,是会实现经济效益明显增长的。
但是,由于这种模式存在 “对外行业交叉业务冲突,对内传播资源不能共享”的客观不足,就必然会出现:
(1)由于没有实行按行业分工,员工很难专心调研和掌握行业规律和需求,因而也无力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。
(2)由于交叉承揽客户,为了保持各频道的价格统一,就无法按照各行业的特点和规模实行不同的价格优惠政策。
(3)虽然强调价格必须统一,但却很难堵住各类形式的变相降价。
(4)由于没有行业分工,一般就会首先去承揽规模大、易开发的行业,很多行业就会闲置。
(5)由于只能利用本频道资源实施经营,就不能给客户提供整合传播。
(6)由于为了服从经营需要,频道定位很难坚守。
(7)由于客户业务冲突不断,领导就会忙于调解矛盾。
(8)由于各自压力很大,频道间关系往往疏远。
(9)最为令人忧虑的是,必然会有损媒体的社会形象……
4、“节目频道制、经营中心制”管理模
这种管理模式,一是有利于以频道为单位参与收视市场份额的竞争, 二是有利于内部广告资源的统一配置和外部市场资源的统一经营。
但这种管理模式,还是存在不能很好地发挥采编部室在经营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,同样存在着广告市场开发“一统就死”的问题。
5、“节目频道制、经营行业分工制”管理模式
笔者认为,现在比较适应市场开发和竞争需要的,应该是这种经营管理模式。这种模式,是在实行“节目频道制、经营中心制”的基础上,再将更适合采编部室开发服务的部分行业(系统)分解给频道去经营,如金融、餐饮等行业,广告部可以做,但采编部室通过办栏目搞活动等形式去开发服务客户,会比广告部更有优势也更好做。
这种管理模式,既可以发挥广告部与采编部室各自的经营优势,又宜于实现经营管理的统一和规范。它的运营规律应该是:“行业分工营销、统一规范管理、统分结合运作、资源整合传播”。
它的优势和作用是宜于实现:
(1)行业客户服务专业
(2)行业开发策略灵活
(3)经营管理统一规范
(4)业务开展健康有序
(5)市场开发范围最大
(6)媒体资源整合传播
(7)内部关系融洽和谐
(8)频道定位利于保持
(9)媒体形象维护提升
综上所述,采取什么样的经营管理模式,确是城市台搞好经营创收的前提和基础,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课题。
但真正要想实现全面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,还必须要加速媒体融合、提高节目质量、扩大媒体影响、实施整合营销、加强策略营销、开展栏目营销、强化活动营销、实现多元营销、建立高效机制、加强规范管理、培养专业团队、打造经营品牌…… 总之,必须实施经营转型系统工程。